【医学界】6月龄婴儿摔倒,衣架从口腔贯穿眼眶,医院多学科救治

2025-06-30

尖锐金属衣架意外插入口腔

径直贯穿鼻腔刺入眼眶

六月龄婴儿命悬一线......

危急时刻

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徐睿、钟华团队

联合多学科专家

上演“生命大营救”

仅用60分钟成功取出致命异物

目前患儿已康复出院

 

image-20250630092455-1

 尖锐金属衣架意外插入口腔

 

      金属衣架贯穿幼童头面部

      家属辗转求医陷入绝境

      6月13日清晨,中山一院急诊大厅响起急促的呼救声。一名被抱在怀中的婴儿,口腔内赫然插着半截金属衣架。外院影像显示,尖锐末端已深入患儿颌面眼眶,患儿哭闹不止。

      “马上启动急诊收治流程!”接到急诊医生通知,耳鼻咽喉科李航住院总医师、黄嫣然主治医师查看患者后当机立断,将患者收入院,由耳鼻咽喉科徐睿教授、钟华副主任医师团队负责进一步诊治。

      检查显示,这根金属衣架经口腔进入鼻咽,并绕入鼻腔鼻窦,最终端刺入了眼眶内,形成口腔-口咽-鼻腔-鼻窦-眶内异物贯通伤。

 

image-20250630092645-2

 三维重建显示,异物径直贯穿鼻腔刺入眼眶

 

      经过详细了解得知,这名才满六个月的婴儿常常习惯把东西往嘴里放。“当时他正拿着衣架玩耍,没坐稳摔倒了,尖锐的金属衣架挂钩就顺势插入了口腔......”患儿的父母表示。

      “这是极其罕见的贯通伤,异物毗邻视神经、筛前动脉等重要结构,极易造成严重感染、大出血、视力损害,患儿随时面临生命危险。”钟华副主任医师回忆,患儿入院时已满脸是血、哭闹不止,此前家属已抱着孩子辗转多家医院,但都因手术风险过高而未能得到有效救治。

      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,徐睿教授迅速组织多学科专家协同诊治:眼科及口腔科评估眶内及口腔颌面部损伤,医学影像科进行异物三维重建,协助制定手术方案,输血科备足专用血制品......一场多学科协作的抢救网迅速铺开。

 

      内镜下精准施救

      60分钟内取出致命异物

      手术的首要难关便是麻醉管理。“婴幼儿呼吸道管径纤细,气管插管操作精度要求极高,且异物紧邻颅底血管神经,术中任何血压波动都可能诱发大出血......”面对仅6月龄幼婴,麻醉科杨小宇医生团队克服多重挑战,成功为患儿实施全身麻醉并全程为手术保驾护航。

      手术在鼻内镜辅助下展开,江广理副主任医师结合既往类似病例诊治经验给予手术组指导。

 

image-20250630092727-3

2021年3月,江广理副主任医师

为一名2岁宝宝取出插入鼻腔的衣架钩

 

      当钟华医生与赵家姝医生小心翼翼分离异物周围组织时,发现衣架尖端嵌顿于眶内组织中,每次牵拉都可能导致血管破裂,手术难度再度提升。钟华副主任医师再次详细阅读术前CT,精准定位异物位置和形态,根据异物的形态和嵌入路径逐步将异物向外牵拉。

 

image-20250630092754-4

 专家团队为患儿进行异物取出术

 

      1个小时后,随着最后一丝阻力消失,整根金属衣架被完整取出,患儿眼眶周围重要的组织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,成功避免了二次损伤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。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,经严密监护后顺利康复出院。

 

image-20250630092817-5

被取出的金属“凶器”

 

       “我们跑了很多家医院,心都快凉了,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,感谢医生们!”患儿的父母激动万分,对专家团队的精湛医术和救命之恩表达深深的感激。

 

      专家提醒:

      异物插入切勿自行拔出

      “婴幼儿好奇心强,缺乏危险意识,务必加强看护。”钟华副主任医师提醒,家中尖锐物品(如剪刀、刀具、铁丝、衣架尖端、筷子、笔、牙签等)、小件物品(以防误吞)、热水、药品等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。

      “一旦发生异物插入伤,尤其是涉及头面部、眼、口、鼻、耳的异物插入伤,千万不要自行拔出,立即就近送往医院急诊处理。”他强调,保持异物原位不动能最大程度减少二次损伤,为抢救争取黄金时间。

 

报道链接:https://www.yxj.org.cn/detailPage?articleId=476861

报道日期:2025-6-30